6月9日,广东省环保基金会捐赠阳江举办海水养殖尾水治理专题培训班,邀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环保集团养殖尾水治理专家,围绕海水养殖尾水监测与评价,淡水养殖尾水技术模式与案例进行专题分享,共商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路径,助力阳江探索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新模式。
高标准谋划 阳江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要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作为广东省7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区之一,阳江市正全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已创建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总面积全省最大,占全省55%。
今年4月,阳江启动“海洋牧场”建设推介活动,并获得农业银行50亿金融授信支持。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波表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除政府推动外,还需要央企国企、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民营企业和渔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方才智和力量,共同推动阳江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公益力量助力 探索建设海洋牧场新模式
向海图强、生态优先。2023年,广东发布《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强制性),推进尾水监测,防控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污染环境问题。
支持本次养殖尾水治理培训的广东省广业检验检测集团是直属广东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二级集团公司,目前已率先在全省开展养殖尾水治理的专业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在省内的江门、佛山等多地建设了养殖尾水治理示范项目,拥有成熟的养殖尾水治理经验与治理模式。
广东省广业检验检测集团高航博士根据养殖尾水全省调研,结合技术研发与工程案例,提出不同规模尾水项目治理模式结论。她指出,“广东省水产养殖业继续研发尾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小、运营成本低、高效可持续的尾水治理模式”,养殖尾水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点线面的综合解决方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徐武杰博士指出,环保监管压力持续加强,稳产保供、降本增效和双赢发展的目标任务艰巨!
本次专题培训是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送百门环境治理课程到百县千镇”的第二站,阳江6个区县和镇街100多名干部参与培训。
阳江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养殖尾水治理培训,对于全市统筹推进淡水、海水养殖尾水治理和建设“海洋牧场”,提供了先进理念和借鉴模式,具有重要指引价值。